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昨日,记者从区建交委获悉,我区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区项目有序推进。目前古城墙历史文化挖掘和公众号开发已基本完成,示范段已于2017年11月进场施工,定远门-临江门段预计今年二季度完工,南纪门-金汤门-通远门段预计今年四季度完工。 古城墙遗址传统风貌区包含渝中区“九开八闭”17座城门及城墙沿线,左至金汤门,右至东水门,上至朝天门,下至储奇门,承载着重庆母城历史,现存通远门、东水门、太平门(含...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建设北大营抗战遗址纪念馆,突出展示沈阳在14年抗战史上的地位,使北大营地区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抗战纪念遗址。”1月4日,沈阳市文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文化底蕴厚重,文化资源遗存丰富。为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沈阳历史文化,最大限度释放文化力量助推沈阳振兴发展,扩大沈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今年,沈阳将推进1...
网络图片 青白江发现先秦墓葬或揭三星堆之谜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在先秦时期,以一道秦岭与中原阻隔的古蜀王国,经历了鱼凫王朝、开明王朝等时代。那些在时间中湮灭的故事是怎样发生的?曾以三星堆为都邑的古蜀王国是怎样崛起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刚刚公布了去年在青白江的重要考古发现,也许能解开这些历史之谜。 青白江三星村,也发现了古蜀文明遗址 在...
鉴宝活动现场 “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开播以来,掀起了古玩收藏界以及整个社会对于文物鉴赏的热潮。2018年1月6日由碧桂园·龙城天悦主办,羽本传媒承办的“民间寻宝”鉴宝·鉴心·鉴生活古董收藏鉴宝活动在河南郑州举办,大雪纷飞挡不住藏友的高枕热情,现场气氛火爆。此次活动以普及收藏知识和鉴定藏品,致力于为广大藏友了解更多有关于鉴宝的知识和认清楚...
元旦前夕,保定定兴县发现一座古墓的消息传遍网络,甚至有男子打扮成古代皇帝的模样前往古墓挖掘地进行直播。1月2日,记者从定兴县文广新局确认了古墓的消息,初步推断为明代墓葬,预计4日起将继续展开挖掘。 网曝 发现古墓,流出红色液体 近日,很多保定市民朋友圈中都在疯传一名打扮成古代皇帝的男子在一新挖掘的古墓上直播的视频。记者在视频中看到,该男子身着黄袍,不断在田间奔跑跳跃。...
在此前三期的六七百年中,随葬物品还没有流行开来,这也说明了当时的聚落成员之间,还是保持着平等的地位,社会也没有出现分化。这次却在墓室中出土了3件玉器、20多件象牙器, 说明当时的聚落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享有特权的人士。 墓主的后脑勺的位置,放着玉石做成的管状束发器。骨簪及其出土位置的发现,说明当时先民有着束发高挽的习俗,并佩戴骨管和骨片这些装饰品。 随着玉器、象牙制品的陆续出土,...
河南南阳邓州福胜寺塔,又名:梵塔。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城区,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公元1032年)。福胜寺塔为八角椎形、仿楼阁式砖塔。原为十三级塔,因受元末战乱损毁。现存的福胜寺塔共七层,高36.7米。福胜寺塔 是一座楼阁式密檐浮雕砖塔,由青砖砌成,塔身四面均有浮雕佛龛,预估有1300多块佛龛。佛龛之上,雕刻有罗汉、黄巾力士、菩萨、天王、金刚等神像。 邓州福胜寺塔 1988年5月...
法新社巴黎3日电,当天发表的基因组研究指出,约11500年前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过世的一名女婴属于一个先前不为人知的族群。 科学家2013年在阿拉斯加州上阳河(Upward Sun River)考古遗址挖出一具婴儿遗骸,波特和研究团队接着分析这名婴儿的DNA.阿拉斯加大学研究人员波特(Ben Potter)说,当地原住民将她取名为“日出女孩”(Xach'itee'aanenh T'eede ...
秦堂山遗址位于上兴镇东塘村委章村西约300米处,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自2013年以来,溧阳市联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秦堂山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累计发据面积690平方米,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器物和标本300余件。 其中,2017年进行的第三次考古发掘面积220平方米,发现马家浜文化墓葬134座、灰坑77座、洞类遗迹150余个,为溧阳新石器时期文化研究提供了重...
今日,由中国考古学会两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大学北方考古研究中心、临汾市旅游发展委员会、襄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临汾召开。来自北京、陕西、山东、甘肃、河北、湖北、山西等地的考古研究者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两周时期的考古发现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晋文化是周文化的一个代表,具有典型的标本意义。 近年来,两周考古发现接连不断,掀起了两...
游牧民族文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境内,且在蒙古国分布较广,为了对古代游牧民族文化遗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去年7月—10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了联合考古队在蒙古国境内展开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工作。 7日,参与此次考古调查的考古工作者表示,此次考古调查工作涉及区域广,遗址类型多,时代跨度大,收获颇丰。 据了解,考古发掘工作主要围绕蒙古国后杭爱...
2017年,中国考古学谱写了绚丽的新篇章。从史前至明清各时段,都取得了新进展,在科技考古、聚落考古、公共考古等领域形势喜人,前景光明。 史前时期 在山西临汾丁村遗址群九龙洞遗址出土的2000余件石片中,考古人员拼合出石制品104组,确认该遗址是10余万年前原始人的“石器打制营地”。陶寺遗址考古又有新发现,考古工作者发现宫城的两处门址,确认了陶寺遗址宫城的存在,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
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6日在山西临汾召开。山西考古所王乐摄 中新网临汾1月6日电 (记者 胡健)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6日在山西临汾召开,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及中国内地多家考古研究机构的5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为期两天的学术交流。 近年发掘的陶寺北墓地是晋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年山西最重要的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陶寺北墓地考古队领队王...
正在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如果国宝会说话》,最近圈粉无数。1月4日晚播出的“美瞳”――太阳神鸟金箔,正是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大家讲述了古蜀往事。 其实,金沙遗址博物馆不仅有太阳神鸟、金面具、玉器等文物让大家一睹古蜀文明的神秘和辉煌,还有一系列重磅级的临展,为文博爱好者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风俗民情的窗口。 1月5日,记者从金沙获悉,送别了《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万物有灵―...
1月5日,清代陶塑狗在展厅展出。 2018年1月5日,南京博物院为迎接农历狗年而举办的“幸运狗——南京博物院藏犬文物特展”开幕,展出历代以狗为题材的各类文物近百件(套),介绍传统狗生肖文化与艺术。新华社记者孙参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